广西:组织开展2020年水域灾害事故救援实战演练
为全面检验水域山岳救援技术培训班训练成果,有效规范水域灾害救援行动全过程,提升全区消防救援队伍科学处置水域灾害事故的水平,强化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协同作战能力,4月23日下午,广西总队在柳州市静兰水上运动中心开展了2020年水域灾害事故救援实战演练。总队郑西总队长、韦明战副总队长、柳州市党组成员袁东升、柳州市应管理局局长宋筑峰,以及柳州、桂林、来宾支队主官等领导到场观摩演练,慰问参演队伍。
此次演练共调集了总队2020年水域山岳救援技术培训班参训学员,柳州、桂林、来宾3个消防救援支队水域救援专业队的指战员136人、各类舟艇10艘参演。演练采取“全过程、全要素”、现场导调的方式,共设置了舟艇编队行进、水上机器人救援、翻舟自救、溯溪救援、舟艇活饵救援、孤岛救援、模拟城市内涝救援、船只倾覆救援与桥墩受困救援、舟艇快速救援与无人机抛投救援等9个水域灾害事故救援科目。演练紧盯水域救援任务点多面广、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模拟真实水域山岳复杂环境,紧贴实战科学设置演练科目,并从力量调派、组织指挥、救援行动、作业安全等环节进行规范,固化了安全高效的救援理念,固化了科学施救的作战模式,缩短了训练与实战的距离。各参演单位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演练任务,充分展现了全区消防救援队伍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展示了总队水域山岳救援技术培训班的良好成果,为进一步提升队伍防汛防台抗洪抢险救援作战能力积累了经验、打牢了基础。
演练结束后,总队韦明战副总队长对培训与实战演练情况进行了简要点评,并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审视当前新形势下水域救援在观念、装备和训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按照总队的部署要求和当地水域救援实际,注重长短结合,既抓眼前,更重长远,注重分类施策,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坚持因情施策,分类分步实施,加快调整力量编成,优化整合救援资源,配齐装备配备,强化训练演练,在对标主力军、国家队上找差距、补短板,在组织安全科学施救上更精准、更有效,在抓好水域救援专业队伍上下真功、求实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更好地担负起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使命。
郑西总队长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与演练取得的成效,并代表总队向全体参演指战员表示慰问,并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时刻保持最佳战备状态。要把防汛防台抗洪抢险救援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各级领导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决防止疫情灾情叠加,狠抓练兵备战,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思想、装备、物资和训练上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充分准备。特别是培训班全体参训学员要及时学习传达本次培训与演练的要求,抓实抓细总队“做好打仗准备”执勤战备专项工作,强化问题导向,对标对表,认真总结,查摆分析,找准差距与不足,扎实开展水源排查维护、六熟悉、演练、预案修订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夯实灭火打仗准备基础,提升临战状态。二是要强化专业人才骨干培养。各级要组织深入排查摸清本单位在舟艇、无人机、机器人的操作手,各类特种装备应用的装备技师、授课骨干等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骨干配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区在各岗位上专业人才骨干不足的现状,立足当前全区汛期以及各类灾害事故特点,着眼实战需求,着眼长期发展规划,经过周期性、系统性的集中强化训练,进一步强化各类专业岗位技术人才骨干的培训与复训,提升专业救援过硬本领,并取得相应证照、资格,实现持证上岗;充分发挥总队培训的各类师资力量“种子”作用,抓好“传、帮、带”,提高培训效能,带出更多的精兵强将,建强专业精干力量,不断提升全区消防救援队伍科学施救的整体作战能力。三是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各级指战员要深刻吸取历年水域救援事故案例及近期河池南丹事故教训,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时刻要紧绷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各项作战训练安全措施要求;要牢固树立“安全首位”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施救、安全第一,严格执行“五个绝不允许”等安全制度要求,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强化避险意识、杜绝盲目盲从,提高救援效率;要强化学习实践,全面掌握作战训练安全要则、规定、各类严禁、安全须知等内容要求,明确作战训练安全的“底线”“红线”“高压线”,筑牢作战训练安全理念,确保国家、总队、支队关于各类灾害事故现场救援的要则、口诀、安全注意事项,入脑入心,落到行动上,贯彻到平时的灭火救援与日常训练当中,杜绝无畏伤亡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