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消防探索“四个+”模式再创营房队站建设新佳绩
铜仁市位于黔、湘、渝三省(市)交界处,属于武陵山区域 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受地方政府扶贫负担重、经济持续下行 等因素影响,消防救援事业尤其是营房队站建设面临现实困难。 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拓宽思路、积极探索,构建以满足消防救援 事业发展需要为目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四个+” 建设模式,力争推动营房建设走向全省一流。
“消防+地方”一体化推进消防训练基地建设。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职 业化、专业化”的标准,坚持党政统领,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推 进应急救援能力训练基地建设。该基地占地面积 119 亩,总建筑 面积 26791 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 1.7 亿元,涵盖地震救援、化 工装置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油罐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建 筑倒塌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受限空间救助训练设施、田径场、山 岳救助训练设施、水域救助训练设施、球类训练场、器械训练设 施、心理训练设施、烟热训练设施、燃烧训练设施等 20 个训练项 目,全面覆盖了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同时建成公寓住房 48 套满 足指战员生活需要。
“借鉴+督导”全面推进营房正规化建设。组织工作专班到 江西等地学习借鉴营房建设和正规化管理先进经验;成立正规化 建设指导专班,先后召开 4 次正规化建设现场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铜仁市消防支队正规化建设指导意见手册》;以“清单 式工作法”明确全市营房队站和正规化建设任务分工,以“挂图 作战”的方式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一步一步见成 效;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常委分别“一对一”领率专班人员到基层单位实地 指导 20 余次,推动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近年来,石阡、松桃、 大龙等消防救援站已陆续打在成为全市营房队站建设“样版工 程”。
“代建+管用”推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坚持消防救援支队、大队上下两级联动,采取重点突破、批次推进形式,抢抓政策机遇,实 现营房队站建设“两个同步纳入”(纳入各级社会消防目标考核 和政府督办内容、纳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范畴,打通营房基 建“绿色通道”)。灵活运用政府融资建设,以“政府代建、消 防管用”的方式争取“交钥匙”工程 3 个,完成梵净山消防救援 站、沿河县二中队消防救援站、大龙经开区消防救援站建设。
“盘活+改造”充分利用闲置国有资产。以“融合再建模式”, 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建设消防救援站。目前,已推动铜仁市江口县、 高兴区政府对辖区内的闲置国有资产进行梳理,选择位置、大小合适的的国有资产按照一级站建设标准完成了梵净山消防站、铜 仁市高新区消防站建设。全市 11 个消防救援大队(含 12 个消防救援站), 共建设主体营房及附属功能用房 45 栋,占地面积 32.4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14.7 万平方米,向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 齐全、位置适宜等符合消防职业特点的现代化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