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兰陵消防探索“1+N”执勤力量布防模式
山东临沂兰陵县消防救援大队立足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实际,着眼 “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推动将政府专职消防员编制由80人增加到220人,消防车由12辆增加到29辆,积极构建了“1+N”执勤力量布防新模式。
一、壮大执勤力量。建强一级消防站。依托金岭消防救援站组建一级中心站,升级大队指挥中心,人员配备不少于45人、指挥员配置不少于4人,按照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要求,统一调配车辆装备,统筹作战力量,全力打造拳头队伍、尖刀力量。织密乡镇消防站。针对辖区警情类型、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经济水平和火灾危险性等情况,利用原有交通管理所、公安派出所、社区办公室等闲置办公用房,灵活采取改建、合建、迁建等方式,先后组建8个乡镇消防救援站,将消防救援力量部署到乡镇最前沿。组建森林专业队。提请县政府依托尚岩和下村消防救援站升级建设2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在大宗山选址新建1支森林消防专业队,纳入大队统一指挥,实行24小时执勤和准军事化管理,打造“保证重点、辐射周边、靠前驻防”的森林火灾应急救援体系。
二、优化布防模式。队站布设“1+N”。根据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队站布防试点方案要求,有效整合金岭、卞庄2个城区消防救援站和8个乡镇消防救援站、5个企业消防队、223个微型消防站和1个公益救援队,构建“1+N”执勤力量布防模式:“1”即以金岭单编执勤一级中心站,“N”即9个消防救援站和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和公益救援队。专业编程“1+N”。依托金岭中心站组建能够整建制拉动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金岭站设置作战指挥和应急通信、登高搜救、内攻灭火、外部控火4个作战单元;卞庄站设置内攻灭火、外部控火2个作战单元;神山站和尚岩站联合设置1个外部控火作战单元;长城站和甘霖站联合设置1个火场供水作战单元;棠林站和下村站联合设置1个预备组单元,统一组成1个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应急救援“1+N”。以初期火灾扑救为中心,在建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基础上,组建水域专业救援突击队、交通事故专业救援突击队、森林火灾扑救专业救援突击队,进一步完善“全灾种”救援体系。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按照“驻地—周边—城区”顺序,调派“1+N”作战力量到场处置。
三、推行正规建设。完善硬件配置。整合新建乡镇站库室,统一规范化设置14个库室,合并或增设相应文娱休闲场所,并参照正规化建设规定,统一规范队站名称、标牌悬挂、外观标识、岗位职责、内务标识。加强人装配备。各乡镇站采取“单编”执勤方式,24小时值班执勤,每个队站统一派驻15人,固定人员岗位,定期复训轮换。设置大队级物资储备库,统一调配车辆装备,为每个乡镇站配备2至3辆消防车,配齐常规器材和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强化智能管控。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实施营区无死角视频监控,将各队站监控系统绑定大队主官手机,并与大队指挥中心实现连接,随时随地进行抽查调度。组建大队内部视频会议系统,远程传达政令信息和工作部署,定期组织集中教育授课,不定时开展视频点名。
四、建强专职队伍。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建立政府专职消防员招收、管理、考评、退出,以及请销假、伙食管理、督察督促、派驻驻训、荣誉保障、奖惩激励等10项管理制度,健全日常联合演练、应急响应协同、会商研判机制。规范教育管理。依托神山消防救援站建立大队级消防综合培训基地,组织新招队员开展3个月的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派驻,定档、定岗、定责。每年分岗位、分阶段开展全员岗位轮训、专业培训,将分队长、班长骨干、驾驶员、攻坚组成员、战斗员,以及企业消防队员、微型消防站人员等纳入培训范畴。优化职业保障。探索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荣誉机制,成立工会组织,保障政府专职消防员合法权益;为工作满3年、5年、10年的政府专职消防员颁发铜质、银质、金质职业纪念章,并发放相应奖励;为年满1年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家庭张贴“消防员荣誉家庭”门牌,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尊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