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消防体系化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瞄准实战打赢目标,加快完善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的新型训练、指挥、保障体系,努力推进队伍“六个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应对复杂灾情应急救援能力。
坚持全员全训 构建“一体化”作战训练体系
革新训练方式。大力推行“基础全训、分类集训、以赛促训、训战结合”三训一结合练兵模式,组织全员冬训考核,举办地震、绳索、堵漏、通信等专业技术培训5次。强化战术研究。每月举办岗位业务“微课堂”,让灭火救援“小专家”、基层业务骨干走上讲台,组织开展业务理论授课6次。集中开展“2.27”石化总厂重催装置分馏塔火灾事故处置研讨,规范处置程序,健全响应机制。强化实战演训。建立“实地熟悉、拟制方案、桌面推演、分段演练、合成演练”的“五步走”熟悉演练机制,组织对老旧小区、易燃易爆企业等场所实地熟悉,开展特殊灾害救援实战演练4次。
坚持精准调度 构建“专业化”调度指挥体系
构建“常态+应急”值守响应机制。加快推进灭火救援指挥部“四化”建设,建立完善“主副班+指挥专班”遂行指挥机制,升级作战值班室,配齐各岗位人员战斗服、背囊、手持电台等72小时遂行出动装备,确保应急响应快速高效。构建“固定+移动”通信保障机制。建成“通信前导车+作战指挥车+器材运输车”移动作战指挥中心,组织开展前突通信、遂行通信、前方指挥部搭建等培训,提升通信“支撑指挥、全域作战、服务全局”的保障能力。构建“四合一”联勤联训机制。强化与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联勤联训,建立“电话抽点、视频巡查、应急拉动、实战协同”联勤机制,先后开展联合演练30余次。
坚持实战引导 构建“多元化”战勤保障体系
强化单兵保障能力。探索个人防护装备实名制管理,健全装备“户口档案”,453名指战员实现防护装备专人专用。与市红十字会、市人民医院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先后开展应急救护、自我保护等专业培训3次,284名指战员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强化联勤保障能力。与灭火药剂供应、车辆装备维修、物资供应等5家单位签订保障合作协议,建立完善动态存储、应急供应、售后响应、远程投送等社会联动机制,确保随调随供随用。强化跨区域保障能力。完善重大灾害事故战勤保障作战编成,分区域分类型组织实战演练2次,提升重大灾害事故跨区域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