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硬核打假 宁波消防火烧实验教授辨别消防产品真伪小技巧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3-03-21
点击数:
又到一年3.15消费者权益日,3月13日上午,在浙江省慈溪市爱琴海购物公园西广场上演了一堂“鲜活生动”的消防产品辨别科普课。宁波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员现场教学,给市民讲解如何辨别合格与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给出更为直观的答案,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消防产品市场。 当天上午十点,“2023年慈溪市消防产品真伪辨别现场科普”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活动现场,电子大屏幕上的主题字样甚是醒目,六块围绕消防产品真伪辨别知识点的展板一溜排开,供过往市民群众驻足学习。展示区放置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防火门、灭火器、应急照明灯、消防水带等常见、常用的消防产品,市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执法人员一边讲解举办此次科普课堂的初衷及意义,一边介绍各类消防产品的“合格要素”,传授如何辨别真伪产品的小技巧,避免市民购买到一些不合格的产品。 语言的功效是有局限性的,讲再多,也不如“眼见为实”来得立竿见影。于是,对比实验正式开始。消防人员表示实验所用的“不合格”产品都是按照市面上出现过的不合格产品仿制的,目的是为了让市民直观看到不合格产品在防灭火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功效甚至是严重后果,警示市民朋友在购买消防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销售门店,买有资质的产品。 实验一:真假木质防火门和钢质防火门的对比实验 在木质防火门对比实验中,消防监督员用喷枪同时对两扇木质防火门样板进行灼烧。1分30秒的灼烧后,不合格木质防火门一面的木饰面板已经烧出坑洞,背面温度达67摄氏度;而一边的合格木质防火门除木饰面板龟裂、鼓包外,并没有其他迹象,背面温度为15摄氏度左右;3分钟左右,不合格样板门已经烧穿,而合格门依旧保持着些许焦黑状态,背面温度分别是500摄氏度左右和15摄氏度左右,差距明显。期间,消防人员还用切割机现场切开两扇木质防火门,对比斜切面即可发现合格与不合格的最大区别就是里面的填充物。消防监督员解释道:“合格的木质防火门里密集填充着防火材料,也就是珍珠岩棉等,做工严实,具有很好的阻火功效;而不合格门内只用了几块间隔的木条或者纸板填充,一旦发生火灾,不但起不到阻火功效,反而是很好的助燃剂。” 在钢质防火门对比实验中,现场切割事先准备好的合格与不合格两扇钢质防火门,并经过现切、对比斜切面,直观让群众看到内里材质的区别,又通过大号喷枪的喷烧,测试背火面的温度。开始灼烧到2分钟左右,不合格钢质门的背火面温度达31摄氏度左右,而合格钢质门的背火面温度为22摄氏度左右;随着灼烧时间的延长,不合格门的背火面温度持续攀升,合格门则维持在初始温度,几乎没有变动。5分钟后,不合格门的背火面温度已达102摄氏度,已经无法用手触碰;而合格门的背火面温度依旧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由此可见,相对于木质的,钢质防火门在外包装上具有一定优势和安全性,但如果内里材料不过关,遇到火灾的时候一定存在安全隐患。 实验二:真假灭火器及其粉剂属性的对比实验 在灭火器的灭火功效对比实验中,消防人员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油桶,然后用合格与不合格灭火器先后进行灭火。只见不合格的(石粉充装)灭火器喷出的粉末不仅灭不了火,喷出的氮气反而瞬间助长了火势的高涨,而合格的灭火器转眼间就扑灭了火盆里的火,灭火效果的差距一目了然。随后,消防人员将两具灭火器筒体切开,观察内部干粉,可以看到合格灭火器的干粉比较细腻且有斥水性,不合格灭火器的干粉则相对粗糙,且有吸水性。 消防监督员解释道:灭火器之所以能灭火,就是因为灭火器里面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氢铵和硫酸铵等无机盐,而市面上很多作假的灭火器里面是用重石粉代替一定的磷酸氢铵比例,这样不仅使得灭火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还灭不了火,喷出的氮气还有可能改变风向导致火势蔓延。 实验三:水带的“抗压性”对比实验 在水带“抗压”对比实验中,消防人员连接好不同“品质”的水带,同时出“同压力”的水流,观察水带的变化。短短10秒内,“水带一”就突然爆裂,而“水带二”依旧正常工作中。消防监督员解释道:消防救援时,出水时的水压往往很高,而水带一是市面上一些“偷工减料”的水带,内衬不符合要求,质量不过关,没办法抵抗瞬间或者长时间的高压水流,因此会突然爆裂。如果在救援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是很致命的,既延误灭火时机也会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简单实用的消防知识、直观清晰的实验结果,看得现场群众惊叹连连,消防监督员表示:消防产品作为防火和灭火的重要工具,其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危害极大,会贻误最佳灭火救援时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次科普课堂的开设不仅是为了让群众更加了解消防产品,懂得如何辨别真伪,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不法产品,防止不合格消防产品流入市场,避免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