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支队“硬核措施”强势推动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增配改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改善其消防安全现状,自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行动以及省消安委扎实推进老旧小区设施增配改造工作以来,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系统推进、综合治理,着力开展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破解消防安全隐患治理等难题,强势推动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出质出效。
高效攻坚,推动各级政策措施落地。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住宅小区管理工作,厘清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住宅小区内的执法边界,加大对住宅小区内消防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住宅小区内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宁波市相继出台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整治的重大政策措施。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转发市住建委〈关于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宁波市推进中心城区老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后,宁波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建立住宅小区行政执法清单制度》。文件以2000年前建成交付的住宅小区为重点改造或整治对象,并对整治内容、时间等作出要求。明确从建设的角度,确定菜单式改造内容和基本要求,通过综合改造或微改造的方式实施;通过管理、治理措施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安全等民生“顽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合力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多维整治;厘清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住宅小区内的执法边界,加大对住宅小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
高压整治,加强疑难问题整改力度。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已纳入2019年宁波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确定65个老旧小区初步列入民生实事工程改造名单,包含499幢住宅,居民户数共计12740户,初步统计改造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支队以隐患排查整改为抓手,全面开展问题专项整治。为确保工作落实落地,检验工作成效,支队依托市消安委实体化办公室对全市上报合格的老旧小区开展了实地核查。对各地实际整改情况进行排名,对整改完成率较低的,下发督办单,督促加快整改进度,切实改善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状况。此外,支队建立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增配工作群,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部门、街道、社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点对点”处理,迅速研究制定整治计划表,明确整治进度;对于整改进度较慢的,及时予以通报。重点强化老旧小区车辆停放管理,对占用消防通道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突出查处违反房屋使用安全规定行为,尤其是车棚车库出租等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行为,查处物业服务企业不改造劝阻责任,不按照合同约定改造职责、义务等问题。全方位建立健全基层自治、最低物业服务收费调价、物业项目维修、行业监管、综合执法合作等机制,有力推进老旧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增配改造工作。
高规保障,确保消防改造工作见效。宁波市积极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整改资金“以奖代补”机制,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指导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和落实消防安全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整体火灾防控水平。老旧小区整治工作由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明确各区县(市)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形成工作全力,并针对整治工作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市级财政安排改造经费500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方式专项用于老旧小区整治行动,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奖补收费标准已调价至最低物业服务收费价格的老旧小区,用于共有消防设施设备维修等。针对用于消防设施改造增配的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需求,且老旧小区牵涉住户众多,整改资金落实有难度的实际问题,首次提出的建立健全最低物业服务收费价格调价机制,并探索“保险+”方式推进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全覆盖,确保了消防基础设施增配改造工作落地见效。同时,支队为解决老旧住宅小区普遍存在的执法问题,探索建立以街道为主的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消防等执法力量,消除执法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