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弘扬草原精神,记录草原消防人的事迹
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消防站,位于闻名中外的金莲川草原,这里座落着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典型草原上驰骋着与牧人和谐相处,威武聪慧的蒙古马,有一批戎装虽改初心不变的消防人。
每天早晨六点多,消防站的全体队员都会准时起床跑步训练,一跑就是几十圈,风雨无阻。皮磨破、脚打泡、汗水浸透衣襟,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支撑着这个集体不知疲倦,斗志昂扬。
那天,90后的王玮和队员们正在紧张训练,一阵急促的警铃声突然响起……王玮放下手中器材,迅速穿好战斗服,和队员驾车奔赴火场。途中,得知是一临街饭店厨房煤气罐起火,而饭店处于繁华路段周边商铺较多,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煤气罐爆炸。王玮和队员们到达现场后,看到饭店里浓烟弥漫,厨房内煤气罐冒着火舌,发出哧哧的声音。面对危险,王玮主动请缨。他跑到冒火的煤气罐跟前,用抹布沾着地上队员们降温冷却的水,试着拧了三次,但都没有成功。情急之下,他立即用手拎着煤气罐快步冲到室外,冷却降温后用钳子将阀门关住,排除了险情。
“千万不要睡着,再坚持一下,马上咱们就出来了”,这是消防站老队员常俊杰在抢险救援时安抚受伤被困司机说的话。事故现场,常俊杰和队员们利用专用工具破拆车门,将车内杂物进行清理,经过紧张救援,成功把被困人员救出,移交现场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016年11月17日,一对蒙古族夫妻带着哭泣的小女孩来到消防站救助,原来是小女孩玩耍时,不小心把螺丝套在手指上无法取下,手指已经肿胀。消防员们根据多年经验,立即利用尖嘴钳、剪切钳、锯条对螺丝进行剪切,并对孩子进行安抚。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嘣”的一声,螺丝完全断开。消防员立即用尖嘴钳慢慢往外夹开,螺丝指成功被取下。小女孩父母连声道谢,拉着消防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自1987年正蓝旗消防大队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无论是昔日的橄榄绿,还是如今的火焰蓝,一代代消防人在这座草原小镇扎根,时间一直在变,而忠诚和责任始终没变。永远义无反顾,永远逆火而行。就像当地老百姓说的,没有蒙古马,草原上就像没有鲜花一样空荡。有了消防员,他们的心里才踏实。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正蓝旗的消防员,用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蒙古马精神,让火焰蓝成为草原上应急救援最美的颜色。